走近德州缉毒刑警袁拥军:“铁汉”铮铮为禁毒
http://www.nfdushi.com/ 2011-6-24 21:24:22 来源:德州新闻网 点击:
![]() |
![]() |
袁拥军展示缴获的吸毒工具和刀具。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的机警与敏锐超出常人,他们的工作属于“高危”,他们的生活低调甚至“隐身”。
他们守卫着德州人民的幸福与平安,为建设“幸福德州”和“平安德州”默默奉献着。
他们就是德州缉毒刑警。
缉毒刑警,一个戴着神秘面纱的特殊警种,在6月26日第十七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记者带您走进德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禁毒大队,了解德州缉毒刑警最真实的一面。
走近德州缉毒刑警
袁拥军:“铁汉”铮铮为禁毒
见习记者吴杰摄影刘振兴
袁拥军,男,42岁,德州人。1992年毕业于山东淄博人民警察学校。2003年开始从事缉毒刑警工作,一直奋战在缉毒一线,参与破获省厅毒品目标案件2起、贩毒案件40多起。他还负责全市的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工作。在袁拥军的生活中只有两件事:工作和学习。
每次缉毒行动都惊心动魄
初见袁拥军,黝黑、健硕的身躯,穿着便衣,若不是看到他那令贩毒分子惊恐的犀利有神的目光,会让人觉得这只是个普通的邻家大哥。在与袁拥军的交流中,他谈及最多的是他的工作,他告诉记者:“干缉毒工作,必须有"为",有"为"才有"位",只有有作为才能有暖民心的"位"、在贩毒分子心中有震慑力的"位"。”
问及他所经历的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缉毒行动,袁拥军说:“每次行动都是很危险的。现在的贩毒分子基本上都是涉毒加涉恶,他们都随身携带着枪和刀,遇到抓捕,这些亡命徒真的会玩命。有时候缉毒工作不单单是大家认为的刀光剑影、枪林弹雨,抓捕时机也很重要,差一分钟,可能就会让犯罪嫌疑人逃脱,所以,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一丝一毫都不能放松。”
2008年春天的某个夜晚,禁毒大队接到线报,贩毒分子杨军(化名)将要前往乐陵市进行毒品交易活动,而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并不清楚。为了制止毒品流向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禁毒大队领导当即决定派袁拥军等干警前往乐陵市进行抓捕行动。经过仔细分析和周密的部署,他们决定蹲守在通往乐陵市的一个必经之桥上。3月份的夜晚格外寒冷,当晚还下着大雨,袁拥军和他的战友们在桥上一蹲守就是四五个小时。“做缉毒工作,最关键的是人赃俱获,没有证据,就没法进行工作。”“当时到夜里12点了,大家都已经冻得发僵了,心想这狡猾的嫌疑人是不是改变时间和地点了。”在瑟瑟寒风冰雨中经过漫长的守候,一辆挂有济南牌照的出租车驶来,袁拥军和战友穿着借来的公路部门的执勤服装上前拦下了出租车,假装上前告之桥面维修。他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车内的杨军,并一下将他从出租车上拽下来摁在了地上,在他身上有20多厘米长的刀,并当场缴获冰毒70多克。“这要是有半点犹豫,后果不堪设想。”
缉毒就要比毒贩技高一筹
“我最初也不是搞缉毒工作的刑警,既然进入了这个行业,就要做到技高一筹。”袁拥军说。记者在袁拥军的办公室看到,简陋的办公室里堆放着好几箱子的书籍,连他的办公桌上也放满了关于毒品知识和法律法规以及犯罪心理学等的各种专业书籍。
当袁拥军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时,一个老缉毒刑警交给他一个手提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制造毒品的材料。“拥军,干缉毒,你首先得懂毒品是什么,只有懂的精,才能执好法。”从此,袁拥军在缉毒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业务充实自己,光工作笔记就做了几十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办的案子,我全记录下来,总结经验和教训。遇到新的知识,也记下来,有空时就常翻翻看。”“我这个人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就爱看书,看的书也很单一,全是跟毒品犯罪有关的。现在新型毒品不断出现,我只有多学习,才能让自己业务水平更娴熟。看的案子多了,再遇到类似的案子,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与面对毒贩不一样,当面对吸毒者的时候,袁拥军从不会去俯视他们。“很多人会觉得吸毒者是个十恶不赦的人,被个人情感左右着去判断事情。但作为一名缉毒刑警,我们不能被个人情感左右,要认识到,吸毒者是违法者,更是受害者,同时还是一个病人。我们不会站在某个特定的位置去俯视他们,我们都是人,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他们犯罪,大多是因为不懂法,出于对毒品危害的认识浅薄,或被其他原因诱致。我们必须用证据说话,依法办案。”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在缉毒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袁拥军具有了很强的洞察力和熟悉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变化的能力。在一次提审中,一名犯罪嫌疑人想佯装毒瘾发作逃避审讯,袁拥军一眼识破他的阴谋诡计,对嫌疑人说道:“你知道有个词语叫"口歪眼斜"吗?毒瘾发作的顺序就是这样,先"口歪""眼斜再",你看你的嘴巴好好的,光翻白眼,就不要再表演了。”看到袁拥军识破了他的伎俩,犯罪嫌疑人也老实了。最后,审讯顺利进行。
毒品危害的不仅仅是吸毒者
在袁拥军办公室角落的保险箱里,存放着制造毒品的各种原料、各类毒品样本以及缴获的吸毒工具。袁拥军告诉我们,一个简陋的矿泉水瓶子就可以被吸毒分子很快制造成一个简易的“冰壶”。贩毒分子随身携带着电子秤、锡纸等称重工具和吸食工具。在最近破获的一起贩毒案件中,贩毒分子竟然将冰毒藏匿在面包夹层中,遇到高温的情况,毒品会蒸发,如果在密闭空间中则会影响到在这个空间中的其他人员。“毒品的危害有很多,不但对身心产生危害,还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长期吸毒的人,除了身体遭到损害,还会出现精神障碍,感染性病等。一个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迫害着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境地。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据袁拥军介绍,目前很多无知的年轻人把“摇头丸”、“K粉”等当做一种娱乐和时尚的东西,要认识到,一旦沾染,后患无穷。
最亏欠的是家人
在一上午的采访中,袁拥军谈的最多的是他的工作和业务,当谈及他的家庭时,“铁汉”也流露出了对家庭的无奈和愧疚。
“出任务时,只能给家属说一声"有事",这么多年了,爱人也不知道我到底干什么去了,只知道我"有事"。有一次,我出去办案了,一走就是好几天,家里人找不到我了,电话也打不通,担心我出事,最后找到领导那里了。”袁拥军说这些时笑得很无奈。
袁拥军的女儿已经读高中了,从小到大,他忙于工作,从未辅导过女儿的功课,也从未参加过一次女儿的家长会,也不认识女儿的任何一位老师。“闺女长到这么大,就有一次问我功课。当时问我古文翻译,我看了也不大懂,就记到纸上了。家里经济情况不好,没电脑,想等上班的时候帮闺女查查,结果一忙起来就忘记了,三天后才查出来告诉闺女,人家课文早就学完三天了。”
年迈的父母住在农村,对老人,“铁汉”感到愧疚。出于职业特点,老人不能向别人骄傲地说儿子是一名缉毒刑警,邻居问及,两位老人总是说“儿子就是个普通的打工者。”去年袁拥军的父亲脑血栓住院,为了不耽误儿子工作,家人一直没告诉袁拥军,当他最后一个知道并赶到医院时,父亲已经做过手术了。父亲没有提及自己的病,只是告诉他:“注意安全,一定要注意安全!”
“铁汉”袁拥军不是个会流露感情的人,但从言语中可以看到他对家人的感激和愧疚。“我的家人都很支持和理解我,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地从事缉毒工作。我一忙起来,根本没时间去照顾家人,妻子和女儿的生日,我根本都不记得了,没有多余的心思在这上面,挺愧对她们的。但没办法,我有我的使命和责任在这里。”
采访结束后,袁拥军的同事告诉记者,老袁前段时间心脏不好,领导让他休息,但他没休息两天就又跑回单位继续工作。
袁拥军只是德州缉毒刑警的一个缩影,他们没有鲜花锣鼓的高调赞颂,只是在缉毒战线上与毒贩作着英勇斗争,为保卫人民幸福和社会安定默默地奉献着。来源德州新闻网-德州晚报)
(责任编辑:lidalunflash)
- 上一篇:连续强降雨考验中国大城市 部分管理部门被动应对
- 下一篇:诱惑下的毁灭
相关新闻
- 没有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
①南方都市网上发布的所在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网”或“来源:http://www.nfdushi.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