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历史
2011 - 2 - 26
  架鼓又名家鼓,是夏津县民间艺术娱乐活动之一。它和高跷、龙灯、旱船等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娱乐活动整体。它气势磅礴、声势浩大、高昂欢快、音律优美、节奏明显多变、前后相对称,分上下句。它和低音、...
2011 - 2 - 26
 利用麦杆掐草辫是庆云县一项传统工艺。生产的草帽辫称“庆云白”,与“沧州白”齐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庆云白”板平边齐无花草,可加工成草帽、提篮等多种精美的工艺品。自1970年始草帽年产10...
2011 - 2 - 26
  蹦鼓舞又名跳鼓子,流行于陵县,起源于元朝。鼓的形状为:腰间粗、两端略细。木框,两头蒙皮革,革制鼓柄,近似于腰鼓,但小于腰鼓。鼓槌为鞭形,以革制鞭,鞭鞘头结一疙瘩。舞时,左手持鼓,右手握槌...
2011 - 2 - 26
 花杠舞起源于武城镇南屯乡,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当地流传是为庆祝“大姑”出巡而起。花杠主体上方饰以玉米、棉花、五谷等类彩色纸花,配以牡丹、菊花、月季、荷花等绢花、纸花,扎在主体上方的...
2011 - 2 - 26
德州的陶器生产,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其产业可返溯到我国汾口——龙山文化中的陶器。德州民间生产的陶器,分为黑红两种,尤以黑陶著称。它是一种民间无釉陶器,保持着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早在公...
2011 - 2 - 26
跑驴,又称毛驴、小黑驴、小毛驴。1930年(民国19年),德州郊区马庄村民袁福生赶马车结识了德州驻军二十三师军人刘长河,因刘长河会演唱《王小赶脚》,两人共同探索改编了《王小赶脚》。袁福生凭多...
2011 - 2 - 26
高跷传入德州始于明朝。明洪武年间,小锅市、小营(今市府街)、二郎庙角(今育新街)、柴市街先后建立高跷会,形成了德州高跷阵容与演出程式。尤以小锅市兴起较早,系运河漕运通航后随船由河北通州坝学来...
2011 - 2 - 26
德州地区的宁津、乐陵、庆云、陵县不仅是民间杂技活动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杂技艺术人才辈出的地方,素有“杂技之乡”之称。早在《史记》和《汉书》中已有记载。每逢冬闲或灾荒年,农民便三五成群或一家一...
2011 - 2 - 26
东方朔的民间传说主要分部在山东省陵县及周围县(市、区)。陵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这里是西汉文学家东方朔的故里。东方朔(前161年——前93年),字曼倩,西汉平原厌次(今山东省陵县神头镇)...
2011 - 2 - 26
临邑县德平镇独具特色的“德平大鞅歌”是集扭、唱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的晚上,联灯的村庄沿路布灯,午夜不休,景色甚是壮观。鞅歌队可大可小,人员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行...